中文阅读 - 历史军事 - 我要做皇帝在线阅读 - 第三百八十三节 诏谕

第三百八十三节 诏谕

        不得不说,刘武天生就对东宫有着莫大的影响力。



        作为幼子,又常年不在身边,东宫对梁王,几乎是有求必应。

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即使,东宫向来反战,不欲动刀兵。



        但依然被刘武所说服。



        更妙的是,这个时候,卫满朝鲜的君臣,不知道是脑袋被驴踢了,还是犯糊涂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居然唆使手下的贵族,到辽东郡境内用免税免赋的诱惑,吸引游民和贫民。在这过程中,自然难免用些手段,强行掳人,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反抗。



        何况汉人向来刚烈,于是,出现了死人。



        而且死了十几个!



        死了人以后,地方官再迟钝,再想遮掩,也遮掩不下去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辽东郡东部都尉把这个事情捅到了长安,顿时,就捅了马蜂窝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本来,这种挖刘氏墙脚的事情,过去这些年,不止一个卫满朝鲜在干。



        南边的三越,东边的卫满朝鲜,甚至连西南夷诸国,也时不时的会干这些事情。



        毕竟,中国的人,哪怕是个农民,也比当地的土著强!



        若运气好,招到几个读书人,那就可以撑起一个县甚至一个国家的运作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但卫满朝鲜实在不该在这个时候干这种事情。更不该杀人!



        东宫震怒无比,太皇太后窦氏一日间,接见了四拨大臣。



        坊间传闻,太皇太后甚至质问左相国太尉周亚夫:朝鲜不臣,屡侵汉边。袭杀汉民,卿身负先帝托孤之重。可有方略?



        据说,甚至连天子。都因此被太后罚去太庙面壁了一天,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。



        所谓主辱臣死。



        天子吃了责罚,下面的官员,哪里能讨得好?



        很快,板子就打下去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右相国张欧,年老多病,不能佐天子,自请告老。



        左相国太尉周亚夫,执干戚之重。而未能保境安民,其罢太尉职,任为丞相。



        典属国公孙昆邪,大鸿胪周仁,不能礼教朝鲜君臣,罚俸半年。



        辽东郡守周由养,不能保境安民,以至有民众惨死朝鲜之手,有罪。下狱,交廷尉处置。



        辽东郡尉孙可,身负一地安保,却坐视朝鲜侵略。有罪,论死!



        辽东东部都尉成望之,虽然反应及时。但巡边不严,有罪。念其良心未泯,许戴罪立功。



        辽东郡呗水都司马许良。有罪,论死。



        这一连串板子打下来,整个官僚系统,人仰马翻。



        大家面面相觑,不知道为何这一次,天子的板子下手这么狠。



        连右相国都被罢斥归家,左相国都丢了太尉职位。



        典属国与大鸿胪,城门失火殃及池鱼,连带被罚了半年俸禄。



        至于辽东郡,除了郡守外,其他两千石,几乎都被处死了……



        以至于有人私底下议论说:“两千石大臣,朝廷培养不易,为了区区十数庶民,何至于如此?”



        据说,说了这话的那位大臣,隔天,就被人检举受贿,然后就被丢进了廷尉大牢。



        顿时,舆论为之一靖,嘴炮党们再也不敢在这个事情上唧唧歪歪。



        大家全部都歌颂起了圣天子爱民如子……



        也只有底层百姓们,才从这个事情上看出了些什么。



        百姓们不是傻子。



        当朝廷拿出真本事,认真的开始履行它保护其国民的职责时,他们自然能感受到。



        无数人奔走相告,刘彻在百姓心中的地位,进一步得到了巩固。



        在这些纷纷扰扰中,刘彻已经开始写起了明告天下,对此事态度的诏书。



        他提着笔,心中却想着前世种种,后世种种,一时间,胸膛都有些闷的慌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此事,处罚如此之重,完全是刘彻自己一意孤行决定下来的。

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这之中,也有着许多政治博弈与利益交换。



        但,倘若不是他坚持如此,处罚根本不会这么重,甚至,很可能是高高举起,轻轻放下。

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当他自己走进太庙面壁思过,表明了他对此事决不妥协,宁肯自己名声被污,也要一查到底,处罚所有责任人后,整个朝野都不得不妥协。



        皇帝都错了!



        你们敢说没错?



        不想活了是吧?



        由此,才有了这样的处置。



        没有人知道,刘彻为何反应如此大。



        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


        “倘若身为国家统治者,享受万民供奉,手执天下权柄,而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,免遭外敌侮辱,杀戮与抢掠,这样的统治者,要它何用?”



        “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,统治这元元万民,岂肯沽名学蟹帝?”刘彻冷笑一声,在帛书上一挥而就,写下这诏书,然后,交给身边的王道,吩咐着:“拿去,交给少府润色,然后公布天下,张贴全国郡国露布之下,好叫天下人知道,朕的意思!”



        “诺!”



        第二日,长安的露布下,就出现了一张新的天子诏书。



        “朕闻之昔汤曰:汝不能敬命,予大罚齑之,无有攸赦!善哉!朕自受命于先帝以来,夙兴夜寐,战战兢兢,如履簿冰,恐朕之不德,以羞先帝之遗德也。



        古者圣王,皆以生民为要,视民若子女骨肉;太宗孝文皇帝故诏:天生蒸民,以置君而养治之。



        朕受命以来,追思三代,俯察先王治政之得失,其皆曰:首在生民……



        朕受命于天,天命朕以牧狩九州,凡九州中国之子民,皆朕子民,伤朕子民,如伤朕臂膀!



        今朕夙兴夜寐,勤劳天下,忧苦万民,为之怛惕不安,未尝一日或忘于心,乃诏示天下元元万民,四夷诸国,自今往后,敢有伤朕子民者——虽天涯海角,朕必遣大军诛之!



        勿谓言之不预也!



        此诏。



        丁亥年,夏,五月,甲子!”

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是甲子日明发天下,史称甲子诏谕。



        这道诏书,深深影响了此后无数年汉室政策,因此发动的战争不计其数。



        这些都是后话,暂且不提。



        因此之故,六月初,刘彻下诏,改元元德,以丁亥年为元德元年,大赦天下,赐孤寡布帛酒肉。



        所谓元德,刘彻在改元诏书中亲自予以解释——元者,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。德者,以安民为德,保民为德,护民为德,养民为德,治民为德。



        这也大概是刘彻这个天子,第一次颁布关于他的治政理论以及治政思路的国策性质的诏书。



        因为邻近考举,长安士子云集,这道诏书一出,顿时就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,



        或有人为之感动,发誓报效圣王。



        也有人眼珠子一转,觉得这是一个投机的好机会。



        更有人不以为意,依旧我行我故。



        但无论如何,刘彻的这道改元诏书与之前的甲子诏书,二位一体,将他的思路与政略,阐述给了所有参考士子。

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愿意也好,不愿意也罢,都得按照这个调调来参考。



        一如唐代考经贴,两宋考经义,明清论八股。



        规矩就划在这里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想当官,就照着我的规则来!



        不然,爱干嘛干嘛!(未完待续……)R1292